zhenbo

ISSN 2096-7780 CN 10-1665/P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

刁守中 李红 王峰

刁守中, 李红, 王峰.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J]. 地震科学进展, 2020, (6): 28-37. doi: 10.3969/j.issn.2096-7780.2020.06.006
引用本文: 刁守中, 李红, 王峰.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J]. 地震科学进展, 2020, (6): 28-37. doi: 10.3969/j.issn.2096-7780.2020.06.006
Shouzhong Diao, Hong Li, Feng Wang.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fter the magnitude 7.4 earthquake in Bohai Sea in 1969[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0, (6): 28-37. doi: 10.3969/j.issn.2096-7780.2020.06.006
Citation: Shouzhong Diao, Hong Li, Feng Wang.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fter the magnitude 7.4 earthquake in Bohai Sea in 1969[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0, (6): 28-37. doi: 10.3969/j.issn.2096-7780.2020.06.006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

doi: 10.3969/j.issn.2096-7780.2020.06.006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资助。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刁守中(194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与历史地震等研究。E-mail:diaoting321@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fter the magnitude 7.4 earthquake in Bohai Sea in 1969

  • 摘要: 收集尘封多年的原始资料,对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应急情况进行了历史性回顾。震后当天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地震工作领导机构−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并首次统一指挥调度大震现场工作。渤海地震促进了山东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是山东地震工作的标志性事件。1969年渤海地震留下5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发展历程的一个历史印记。

     

  • 表  1  渤海地震后中央地震工作小组派出现场考察、调查队情况简表(至7月22日)

    Table  1.   Field investigations sent by the central seismic working group after the Bohai Sea earthquake (as of 22 July)

    现场队伍到达地区人数带队人备注
    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等)蓬莱、黄县、掖县13杨依林综合考察
    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抗震队烟台地区13李沙白工程抗震
    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等)黄河口地区7蔡国力综合考察
    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等)山东长岛13胡清云综合考察
    中国科学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惠民、潍坊地区8查志远宣传,由塘沽转去
    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抗震队黄河口地区18尹永年工程抗震
    水电部水利科学院抗震队黄河口地区10石长清工程抗震
    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所黄河口地区2吴秀水与尹永年所带队伍配合
    北京市政设计院黄河口地区4孙治平与尹永年所带队伍配合
    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队黄河口地区9李颜华地形变测量
    水电部海河设计院冶源水库、王屋水库6冯寅水库大坝抢修指导
    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队潍坊地区不详华德元地形变测量,来自邢台
    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队临沂地区不详杨振祥地形变测量,来自邢台
    地质部物探研究所潍坊地区3唐铁志地磁测量
    地质部物探局第一物探大队潍坊、临沂地区13不详重力、地应力、地形变
    地质部地质地震大队潍坊地区不详徐成忠电感地应力
    石油部潍坊地区8林永贵不详
    北京大学黄河口6孙永贵不详
    北京大学莱阳6蒋邦本不详
    北京大学蓬莱12陈大元不详
    石油部苍山8王禄泉不详
    河北河间县地震宣传队(图片展览)潍坊地区4不详由查志远指挥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渤海地震前震中周围地区已建地震台站(部分)简表

    Table  2.   Stations established (part) in the area around the epicenter before the Bohai Sea earthquake

    台站观测项目建设及管理单位建成时间备注
    旅大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4-08原旅大气象台内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04
    泰山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7-0264型地震仪
    苍山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1064型地震仪
    地磁 刃口式磁称
    定陶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1064型地震仪
    莱阳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1164型地震仪
    长清地应力站电感地应力(2孔)地质部地震地质大队1969-01孔深:89.03 m、46.03 m
    天津台地倾斜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大队1968
    地形变 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大队
    地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塘沽地形变台地形变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大队1969渤海地震前已投测
    昌黎地震台地磁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9渤海地震前已投测
    地电阻率 1969渤海地震前已投测
     ① 北京有线遥测地震台网由白家疃、车尔营、周口店、东高村、马道峪、喇叭沟门、下花园、桐柏8个子台组成,有线传输各台垂直分向信号,传输中心设在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楼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渤海地震后山东现场设立的地震台站(测线)简表(至1969年10月底)

    Table  3.   Seismic stations (survey lines) set up in Shandong Province after the Bohai Sea earthquake(By the end of October 1969)

    台站观测项目建设及管理单位备注
    长岛流动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1年6月转正式台站
    黄河口流动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
    昌乐流动地震台测震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9年10月转正式台站
    潍坊双磁台地磁地质部物探研究院感应磁变仪、无定向磁力仪
    安丘常家庄站短水准测量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大队后为多测线、多方法
    安丘106站地应力超声波地质部物探局第一物探大队146队后合称荆山洼地震台
    安丘101站电感地应力地质部地震地质大队
    潍坊168站重力地质部物探局第一物探大队146队后称良种场重力站
    地电阻率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
    昌乐水化站水化学(测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后与昌乐地震台合并
    昌邑地电站地电阻率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圩河地电站地电阻率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
    招远水化站水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汤头水化站水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923厂水化站水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后为胜利油田地震台
    临沂王桥站短水准测量地质部物探局第一物探大队146队1971年迁相公庄、多测线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渤海地震现场考察、观测总结报告简表

    Table  4.   A list of technical reports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Bohai Sea earthquake

    序号单位报告名称时间
    1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9年7月18日渤海地震宏观初步情况(根据电话调查材料)1969-07-20
    2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渤海地震余震目录(至1969年7月22日06时04分)1969-07-22
    3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地震工作办公室我省地震灾情及急需解决的问题1969-07-23
    4国家科委长岛县地震工作队山东省长岛县地震调查简报1969-07-24
    5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塘沽、汉沽抗震调
    查小组
    渤海地震塘沽、汉沽建筑物震害调查1969-07
    6石油部646厂、923厂,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
    地震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
    物理研究所联合调查组
    渤海湾及其周围地区地震地质情况初步分析意见1969-08
    7北京市市政设计院桥梁抗震小组渤海地震桥梁震害调查总结1969-08
    8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223组)渤海地震前兆调查(海洋及气象变化)1969-08
    9北京大学唐山地区地震调查小分队1969年7月18日渤海地震唐山地区(局部)宏观调
    查总结
    1969-08
    10渤海地震前兆总结会议渤海7.4级地震前兆资料汇编1969-08
    11渤海地震考察队1969年7月18日渤海强震宏观考察报告1969-08-31
    12水利水电科学院渤海地震区水工建筑物震害调查总结1969-09
    13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队应用垂直位移预报地震−渤海湾强震前后宁河
    台的高精度水准测量
    1969-10
    14河北省地质测绘队津郊垂直形变观测在渤海强震前后异常反映1969-11
    15建筑科学院地基基础抗震研究小组渤海湾地震塘沽建筑物地基基础震害调查研究报告1969-11
    16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惠民地区抗震队渤海地震山东惠民地区建筑物震害调查报告1969-12
    17建筑科学院地基基础抗震研究小组山东垦利地区震害调查小结1969-12
    18河北省宏观考察队渤海强震宏观考察报告1969-12
    19国家测绘总局地震测量队渤海强震与唐山地区垂直形变关系1969
    20北京市公用局抗震办公室邢台、渤海震害调查报告−自来水、煤气热力及
    有关工程
    1970-11
     注:表中所列只是笔者了解的情况,受条件限制难免挂一漏万
    下载: 导出CSV
  • [1] 《山西地震》编辑部. 周总理对地震工作的指示(选编)[J]. 山西地震,1982(1):1-8
    [2] 陈群, 段万倜, 张祥光, 等. 李四光传[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24-331
    [3] 马胜云. 李四光与地震预报[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 地质学史论丛(5)[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9: 358-365
    [4] 安启元. 我国地震工作二十年[J]. 中国地震,1986(4):1-8
    [5] 张相民,陈惠忠. 北京地震台网简介[J]. 国际地震动态,1981(7):4-6
    [6] 陈会忠. 周恩来总理和北京遥测地震台网[J]. 城市与减灾,2017(1):50-52 doi: 10.3969/j.issn.1671-0495.2017.01.011
    [7] 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 中国地震目录(第三、四册(合订本))[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238-242
    [8] 顾功叙. 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年—公元1969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657-65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7740—2017地震震级的规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1-6
    [10] 陈运泰,刘瑞丰. 地震的震级[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4,25(6):1-1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04.06.001
    [11]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山东省志地震志[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5-6, 169-171, 234-237
    [12]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山东省志·地震志(1986—2005)[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52-109, 249-250
    [13] 谢毓寿, 蔡美彪.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五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314-315, 624-626, 669-673
    [14]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1990年)[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20-222
    [15] 于立忠,林趾祥. 渤海地震主要震害及启示[J]. 地震学刊,1990(3):70-72
    [16] 杨懋源. 新中国地震应急工作历程(一)[J]. 国际地震动态,2004(6):23-29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04.06.005
    [17] 路雨. 1969年渤海地震(MS7.4)引起的灾害成因初探[A]//第一届中国国际核电厂建构筑物可靠性与抗震性能评价技术交流论坛论文集[C]. 出版地: 不详, 出版社: 不详, 2016: 82-85
    [18] 潘文亮,王盛安. COMCOT数值模式的介绍和应用[J]. 海洋预报,2009,26(3):45-52 doi: 10.3969/j.issn.1003-0239.2009.03.006
    [19] 陈顒. 海啸的物理[J]. 物理,2005,34(3):171-175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5.03.006
    [20] 李宏伟,王宗辰,原野,等. 渤海海域地震海啸灾害概率性风险评估[J]. 海洋学报,2019,41(1):51-57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1.006
    [21] 李裕澈,李德基,吴锡薰,等. 1668年中国郯城8.5级巨震在韩半岛的地震影响区及地震海啸[J]. 中国地震,2003,19(2):184-187 doi: 10.3969/j.issn.1001-4683.2003.02.010
    [22] 刁守中. 郯城地震10问10答[A]//山东省地震局. 1668年郯城8½级地震350周年纪念论文集[C]. 长春: 东北师范出版社, 2019: 63-74
    [23] 王健,汪素云,胥广银,等. 1948年山东威海地震再调查和参数校订[J]. 中国地震,2004,20(4):419-424 doi: 10.3969/j.issn.1001-4683.2004.04.014
    [24] 魏光兴,季同仁,李秉锋. 渤海地震序列及其特征[J]. 地震地质,1984,6(1):21-29
    [25] 张四昌,赵军,刁桂苓. 华北地区震源断层与深浅构造关系的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1995,13(3):1-10
    [26] 周蕙兰,刘斌. 混成波第一峰(谷)值法判断断层面和1969年渤海大震发震断层探讨:渤海地震研究(一)[J]. 中国地震,1988,4(2):72-79
    [27] 吴忠良,臧绍先. 用体波合成地震图方法确定渤海、永善两大地震的震源参数[J]. 地震学报,1991,13(1):1-8
    [28] 徐杰,高战武,孙建宝,等.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区地质构造和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地震,2001,17(2):121-133 doi: 10.3969/j.issn.1001-4683.2001.02.004
    [29] 李西双,裴彦良,刘保华,等. 1969年渤海MS7.4地震发震断层的声学探测[J].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9):2291-2301 doi: 10.3969/j.issn.0001-5733.2009.09.013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98
  • HTML全文浏览量:  111
  • PDF下载量:  8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6-18
  • 修回日期:  2019-07-30
  • 刊出日期:  2020-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