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bo

ISSN 2096-7780 CN 10-1665/P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以《防震减灾法》第36条为例拷辩国家标准的衔接问题

郎爱云

郎爱云. 以《防震减灾法》第36条为例拷辩国家标准的衔接问题[J]. 地震科学进展, 2019, (2): 22-31.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2.005
引用本文: 郎爱云. 以《防震减灾法》第36条为例拷辩国家标准的衔接问题[J]. 地震科学进展, 2019, (2): 22-31.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2.005
Aiyun Lang. Study on cohesion in national standard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ng against and 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article 36[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19, (2): 22-31.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2.005
Citation: Aiyun Lang. Study on cohesion in national standard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ng against and 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article 36[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19, (2): 22-31.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2.005

以《防震减灾法》第36条为例拷辩国家标准的衔接问题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2.005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郎爱云,e-mail: langaiyun@cidp.edu.cn

  • 中图分类号: P315;C65

Study on cohesion in national standard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ng against and 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article 36

  • 摘要: 衔接不仅有相合和互含之义,还有上下和主次之分,与衔接相关的法律规范和各种规范性文本中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使衔接的意思层次趋于复杂,如果不能加以明确,会直接影响法的权威、国家标准的执行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效,甚至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使。通过对《防震减灾法》第36条作深入分析,发现解决标准衔接的实际问题,需推动标准化改革,需要完善法律责任条款、选择合适的衔接表达方式、运用成熟的立法技巧、合理确定国家标准的地位、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等等。

     

  •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DB/OL]. 2008. 第五条、第三十六条(2008-10-19)[2019-1-23] .http://www.npc.gov.cn/npc/zfjc/zfjcelys/2018-10/19/content_2062711.htm
    [2] 周佑勇. 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 郎爱云. 跨界域危机管理中法律路径选择−地震巨灾下权力拼贴与整合两种组织范式和职责考量[J]. 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12):38-41
    [4] 中国地震局. 地震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中震法发[2010] 90号)[DB/OL]. .2010年11月3日. 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七条.(2011-2-15)[2019-01-23] https://wenku.baidu.com/view/d5aea8d5b14e852458fb5778.html
    [5]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标准出版管理办法[DB/OL]. 1997年8月8日.(2013-03-09)[2019-01-23]. https://wenku.baidu.com/view/ddaf0f627e21af45b307a8f7.html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DB/OL].1997. 第十八条[2019-01-23]. http://law168.com.cn/xadmin/viewdoc/?id=1518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DB/OL].2010[2019-01-23]. http://www.morgain.com/Help/GB50011-2010/CodeForSeismicDesignOfBuldings.htm
    [8]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化委员委.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DB/OL].(2018-08-20)[2019-01-23]. https://wenku.baidu.com/view/85ddbde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2.html?from=search
    [9] 何鹰. 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司法裁判中的表达[J]. 政法论坛,2010(2):179-185
    [10] 牛志俊主编. 地震行政执法案例选编[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78
    [11]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 13号). 2015
    [12] 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5] 89号). 201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7
  • HTML全文浏览量:  129
  • PDF下载量: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11-16
  • 修回日期:  2018-01-26
  • 刊出日期:  2019-0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