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on “One Belt One Road” earthquake disasterbackground and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
摘要: 贯彻“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的理念,不断提高各区域地震灾害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力,是降低和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途径。“一带一路”国家所在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各不相同,出现和发生的自然灾害也不尽相同。本文按照南亚、中亚、东南亚、西亚、东亚、中欧对“一带一路”各区域应对地震自然灾害的管理体系发展及应急救援能力进行了初步评述,以期对加强区域间应急救援合作提供借鉴。Abstract: It is an essential approach of reducing and lowering earthquake losses, through implementing strategic guidelin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y virtue of existing and effective regional cooperation platform concep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earthquake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in each region. Natural disasters occurred along the route of One Belt One Road are different due to thei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landforms and climate. This paper presents preliminary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regions along the route of One Belt One Road, in sequence of South Asia, Central Asia, Southeast Asia, Western Asia, East Asia and Central Europe,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inter-regional emergency rescue cooperation.
-
表 1 区域内救援队伍概况表
序号 国家 救援队名称 队伍
规模是否在
INSARAG注册
国际救援队是否通过
联合国
测评备注 1 印度尼西亚 地震灾害救援队 − 否 否 2 马来西亚 地震专业救援队 − 是 是 2016年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 3 新加坡 国际救援队 − 是 是 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 4 印度 国家灾害应急反应部队 1 000人左右 − − − 5 中国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230人左右 是 是 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 6 巴基斯坦 应急救援队 − 否 否 − 7 哈萨克斯坦 应急救援队(KAZEMERCOM) 70人左右 是 否 − 8 沙特 地震专业队伍(SASART) − 是 是 2015年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 9 以色列 地震国际救援队 − − 否 预计2019年度通过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 10 俄罗斯 国家救援队 600人左右 是 是 2011年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 -
[1] 张妮娜,王丹丹,王磊. 韩国灾害管理体制探析[J]. 中国减灾,2011(1):48-49 [2] Dugkeun Park. 韩国灾害管理体系[J]. 中国减灾,2004(6):43-45 [3] 徐伟进,高孟潭. 蒙古国地区背景地震危险性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2):256-260 [4] 宁宝坤,曲国胜,胡杰. 蒙古国应急管理概述[J]. 中国应急救援,2011(2):48-50 [5] 朱煌武,王国荣.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发展与对策[J]. 中国应急救援,2011(3):23-29 [6] 黄圣睦,董瑞英,张永久. 东亚南北地震带大震活动性研究[J]. 地震研究,2006,29(3):304-311 [7] 周士新. 东盟灾害救援评析:机制、实践与前景[J]. 东南亚研究,2015(6):19-28 [8] 贾群林,宋劲松. 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灾害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J]. 中国应急救援,2014(1):48-51 [9] 李天池. 南亚国家的灾害管理[J]. 中国减灾,2006(6):42-43 [10] 时振梁,环文林,卢寿德,等. 中亚、东亚大陆地震活动特征[J]. 中国科学,1982(9):74-83 [11] 关妍,高昆. 中亚国家的灾害管理体制[J]. 中国减灾,2007(8):34-35 -